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要闻速览>>正文
要闻速览

新疆:标本兼治扶贫领域腐败问题

2019年05月23日 16:02  点击:[]

最新一期的《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了题为《新疆:标本兼治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的文章,原文如下:

640.webp.jpg

“真是触目惊心,这些案例就发生在我的身边,今后我必须引以为戒……”2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领域警示教育大会在和田市召开,大会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开至乡镇(街道)、村(社区),2.6万余名党员干部同步接受了一场生动的警示教育。

落实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部署,新疆在专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过程中,注重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在精准监督、从严惩治的基础上,通过通报曝光、警示教育、限期整改等方式,不断筑牢思想防线,堵塞监管漏洞,努力实现标本兼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新疆焉耆县纪委监委专项督查组成员深入山村,入户了解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监督合围 精准发现问题线索

3月,来自新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690名干部深入天山南北,重点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监督检查。自2018年以来,自治区纪委监委组织开展的群众工作督导实现了对自治区所有贫困县、乡、村的全覆盖,累计反馈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169条。

这样的监督检查只是一个缩影。中央纪委召开深化专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工作推进会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及时跟进,结合新疆实际作出具体安排:推出12条措施,常态化开展对各级党组织履行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每季度对自治区脱贫攻坚职能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开展监督检查;每月对35个贫困县(市)查办扶贫领域案件情况进行统计汇总、综合排名……条条都是具体要求,件件都在压实责任,着力推动全区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巡视巡察利剑出鞘。全区各级党委把贫困县(市)、乡镇、村作为优先巡视巡察对象,做到扶贫政策、项目、资金落实到哪里,巡视巡察就跟进到哪里。正在开展的九届自治区党委第七轮巡视,在对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巡视中,重点检查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方针政策等情况。

派驻监督“探头”也聚焦扶贫领域。驻自治区人社厅纪检监察组督促人社厅落实医疗保险倾斜帮扶政策,减轻贫困人员医疗费用负担;驻自治区住建厅纪检监察组选派8名干部先后参加22个深度贫困县富民安居房的专项检查;驻自治区财政厅纪检监察组不断加强对扶贫领域财政资金从预算到执行全过程跟踪管理的监督……

为进一步提升监督的精准性,自治区纪委监委结合实际,向全区1058个乡(镇、街道)派出监察办公室并授予部分监察职能。组建监察信息员队伍、设立廉情监督站、建立监察对象动态廉政档案……各派出监察办公室积极创新、探索务实管用的监督措施,充分发挥前哨作用,对扶贫领域及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等进行贴身监督,将监督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从严惩治 通报曝光强化震慑

“疏勒县巴合齐乡党委委员、宣传干事阿卜杜赛麦提·艾海提在负责安居富民工作期间审核把关不严,导致24户贫困户重复领取建房物资、3名公职人员违规享受建房补贴……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近日,喀什地区纪委监委公开曝光了一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在当地引起不小的反响。

近年来,新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于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高举惩治利剑,严查快处伸黑手、动奶酪等腐败行为,同时选取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对于心存侥幸者形成强大的心理震慑。

自治区纪委监委紧盯扶贫领域“关键少数”,把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县乡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涉扶贫、民生部门主要领导作为执纪审查重点对象,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每季度召开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联席会议,督促各成员单位每月移交日常监管和督查检查中发现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并逐件登记编号,建立问题线索台账,及时处置并反馈办理结果。对群众反映强烈、性质恶劣的扶贫领域典型问题线索,区、地两级纪委监委提级办理、直查直办,保持高压态势,斩断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2018年以来,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7万余件、处理1.7万余人,形成了强大震慑。

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既坚决查处和纠正脱贫攻坚工作中弄虚作假、急躁蛮干、消极拖延等问题,又集中整治对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的错误表现,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2018年,全区查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3593件,自治区纪委监委本级通报曝光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6批49件54人。

选取典型案例通报曝光,是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有力武器。2018年以来,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通报曝光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件894批3467件,其中,自治区纪委监委本级通报曝光12批105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到发案单位宣布处分决定、组织旁听庭审、参观教育基地、观看警示片、汇编忏悔录和警示录、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各种形式的扶贫领域警示教育正在全区各地如火如荼、深入开展,以警示强化不敢腐的震慑,以教育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

以案为鉴 提出建议助推源头治理

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办党组收到一份来自自治区纪委辣味十足的纪律检查建议书。“履行脱贫攻坚监管责任缺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建议书逐一列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纪律检查建议。

  新疆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特别是南疆四地州为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之一,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区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查处了不少问题——

  喀什地委原委员、莎车县委原书记王勇智不顾群众疾苦,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搞摊派;巴里坤县扶贫办监管不力,造成多笔扶贫贷款合同存在利用伪造房产证等违规贷款问题……

  “类似问题在基层易发多发,根子实则在上头。”自治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针对全区扶贫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表现形式,向自治区扶贫办党组提出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对标对表;开展专项治理,压实两个责任;加强作风建设,增强责任意识;深化以案促改,健全长效机制等4条建议,督促其找准廉政风险点,完善规章制度,深化源头治理。

  “按照建议,自治区扶贫办从3月起在全区扶贫系统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治理工作,坚决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落深落细落实。”自治区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曹志文接到纪律检查建议书后表示,扶贫办在被点到痛点后,按照开具的药方,召开班子专题分析会,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强化组织领导、狠抓整改落实作出安排部署。

  “在查处问题的同时,要做好以案示警、深化以案促改,把督促查找制度上的漏洞、监管上的盲点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深挖案件暴露出的思想教育、权力规范、监督制约、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漏洞盲点,通过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等形式,指导被监督单位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建章立制、强化监管,达到查办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纪委书记、自治区监委主任杨鑫说。(自治区纪委监委 郭翔)

 

 

 

 

 

关闭